(通讯员 陈琳琳)7月15日至20日,为探究湖北省双水双绿产业发展,助力全国乡村振兴战略,永利yl23411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双水双绿研究院曹凑贵教授、江洋副教授的指导下,前往潜江市、监利县多地开展调研活动。
打造“潜江龙虾”品牌,共筑稻虾产业辉煌
“从最开始的解决冬季冷浸田低产低收问题,到打造‘潜江龙虾’区域公共品牌,推广稻虾共作面积75万亩,潜江市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至2018年,潜江市虾稻总产值达319亿元。”潜江虾稻产业大数据中心谢松文科长介绍道。现如今,潜江市成立专业合作社245个、电商企业11家、龙虾餐饮店2436家,其中华山水产、莱克集团、虾皇等潜江市龙头企业,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稻虾生产的积极性,带动了稻虾产业的发展。
在潜江市农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了潜江市双水双绿产业的发展经验以及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其中,关于“华山模式”形成及现状的介绍,充分诠释了潜江市政府部门及企业、农户“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发展理念。在虾-稻产业发展期间,潜江市农民自主开展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政府适度引导并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开展产业扶贫技术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等,而逐渐发展壮大的加工业、餐饮业打开了小龙虾和虾稻米的市场,进一步激发农民种养积极性,共同铸就了潜江市虾-稻产业的辉煌。
在走访潜江市白鹭湖农场关山分场及永利集团官网入口驻潜江基地中,当地农民及科研人员分别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双水双绿和怎样发展双水双绿的问题。
双水双绿增加了农民收入和种地积极性。关山八组村民赵晶香解释道,由于自己年近五十,外出打工已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便索性和丈夫两人回到老家开展稻虾共作,两人承包80亩地,一年有30多万元的收入。双水双绿改善了稻田生态环境。当地村民普遍反映,养虾必须种稻,种稻可以保证小龙虾的健康生长,为了保证小龙虾存活,用于水稻的农药也是低毒或无毒的。
潜江后湖基地负责人朱旭说道,小龙虾和水稻的生长都依赖农业用水,他们在基地驻扎,和当地农民一起种稻养虾,只为探明稻虾共作中的管理措施对水环境、土壤环境等的影响,为双水双绿可持续发展提交一份来自科研人员的答卷。
校县合作推进双水双绿,因地制宜发展稻虾产业
19日上午,在监利县农业农村局,胡银峰科长介绍了监利县近年来的发展状况。2014年至今,短短5年里,监利县稻虾连作、稻虾共作、小龙虾稻田繁育养殖面积由6万亩发展为110万亩。监利县一跃成为全国小龙虾产量及养殖面积最多的地区,享有“中国小龙虾第一县”的称号。
目前,监利县与公司双水双绿研究院开展深度合作,致力于小龙虾及水稻品种的选育及筛选,推动全县小龙虾走向全国市场。监利县人民政府通过建立国家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双水双绿核心科研基地和中试基地,引领当地农民开展双水双绿模式,打造绿色水稻和绿色水产,在带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同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在监利县汪桥镇,“刘应文放心粮”负责人刘应武先生向实践团队介绍了该合作社的经营现状。目前,刘应武的稻虾种养面积超过100亩,主要生产小龙虾和绿色稻米,虾稻米的售价在每斤10元至50元,主要供给中高端客户。但由于目前稻虾共作模式中水稻品种、管理模式各式各样,导致稻米加工厂生产的稻米品质鱼龙混杂。
此外,在监西地区还存在着部分农户盲目跟风的情况,没有掌握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及市场规律就开挖大量稻虾田,导致亏损严重。刘应武建议,初次开展稻虾种养的农户,要向有经验的农户请教,既要了解当地水利条件,因地制宜开展稻虾;还要学会摸清小龙虾生活习性、掌握稻虾种养的规律,这样农民们才能真正在双水双绿产业中致富。
在完成实践活动之后,实践团队成员李雪雪说道,“由于我的研究课题并未涉及稻虾,以前只接触到餐桌上的小龙虾。此次调研走访,让我真正了解了双水双绿产业的发展现状,农民养虾种稻,不仅仅依赖于政府的扶持,更加需要第二、第三产业的支持。在今后的扶贫及乡村振兴过程中,产-供-销的结合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点问题。”
据悉,此次社会实践由研究生2019年社会实践校级重点立项团队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校级团队共同完成。除上述地点,还相继走访了潜江市龙虾城、莱克集团、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监利县汴河镇、新沟镇、福娃集团等地,调研走访过程被潜江市电视台、监利县电视台分别报道。
审核人: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