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汪波:师心,愿做一盏灯
农学1502班班主任汪波自2006年博士毕业留校任教后,就开始了他的领路人之旅。2007级农学,2010级张之洞班,再到2015级农学,三届学生,十年来,光阴似箭,汪波也在班主任的路上越走越扎实。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气质和灵魂。”汪波谈到:良好学风的形成对于班集体的良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汪波老师始终将学风建设作为班集体的头等大事。优良学风的形成依赖于学生对专业的认识、理解和热爱。考虑到每位同学进入本专业的原因都不同,汪波一直把专业导学工作视为重中之重。
领路人:贴近学生工作
对于汪波而言,爱是教育的起点。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自己的孩子。他相信:“孩子本身就是一粒有着内在力量的种子”,而他需要做的工作就是为种子提供适应成长所需要的环境,让这粒种子自由,蓬勃地生长。他也相信,每位学生都有自己适合的方向,他的工作就是引领着这帮孩子们找到自己的方向。对于自己的角色定位,他坦言:“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班主任,只是想做学生的引导者。”
大一时,他积极引导同学们利用各种机会接近并了解各个实验室,鼓励同学们进入实验室,早日接触专业,为日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打下基础;大二时,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明确“硕彦计划”、“硕果计划”、创新创业项目以及SRF等项目的申报,他为同学们做了一场两个多小时的报告,指导学生选择专业和导师。他的付出也收获了很大的成效,目前,农学1502班先后有20位同学通过“硕彦计划”、“硕果计划”、“SRF”项目、国创项目等进入到本院甚至其他学院课题组。
谈及班级管理的绝招,在汪波看来,班集体的积极性很重要,除了积极性很高的同学之外,还要设法调动那些积极性不高的同学多参与班级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班委的作用至关重要,这也并不只是班支的事情,需要班委整体的努力。经过他和同学们的不懈努力,班上有两名同学在“植科好笔记”中获得院十佳,一名同学在生物实验技能竞赛中获得二等奖,多名同学获得学习优秀奖,多个宿舍荣获“优良学风建设先进寝室”、“学习优秀文明寝室”称号,全班的考试通过率、平均分以及平均绩点均排名年级第一,连续两年获评学校“学风建设优秀班集体”、“优秀团支部”,今年还被评为全校“先进班集体”。
摆渡人:着眼学生需求
刚接触到农学1502班时,他与同学们约定了“奶茶时间”,每次约几个同学一起到“七号教室”聊聊天,他说:“面对面的交谈能最真实地了解到每位同学。”通过这些努力,他对班上的同学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为后来开展工作提供了很多方便。
他留给学生的印象就是亲切和体贴,农学1502班的牟凤楠提及汪波老师最让她感动的事情,她说:“在大一上的时候,我由于学生工作的原因需要用到相机,汪波老师把他的相机借给我用了一个学期,直到我回家拿来了自己的。”汪波总是着眼于学生们的需求,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给予帮助。他有几个学生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做出了非常出色的成绩,他感慨道:“看到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真的由衷的为他们感到高兴。”让汪波印象深刻的是农学1502班三田课结课时的总结,他看到每位同学都非常认真地做了准备,报告也非常精彩。“当时我真的很感动,看着他们从入校时对于一切都很懵懂,到现在可以非常出色的完成每项任务,他们的成长让我无比欣慰。”汪波这样感慨到。
诗人:生活过成了诗
跟着他做毕业课题的胡英哲这样说道:“汪波老师是一个把生活过成了诗的人。”打开汪波的朋友圈和QQ空间,看见的都是他记录的生活中一点一滴的感动,一花一草,时节变换。生活的情趣往往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中,大到高山百川,小到花香飞蝶,对每一个生活给予的惊喜都不放过,让他在生活中收获更多的幸福。
在美国访学的一年期间,关于教育和专业,汪波思考了很多,他思考着如何引导学生们找准人生定位,明确奋斗方向,实现人生梦想。出于对本专业的热爱,他也希望把自己对科研和教育的爱传递给学生。所以回国之前他就跟院里申请做班主任。自古有言“身教重于言传”,汪波用自己对待工作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感染着他班上的每一位同学。在他的影响下,农学1502班的每一位同学既“文艺”又充实地过好自己的大学生活。他把生活过成诗,在自己扎根的领域写出一篇又一篇优秀的诗作。
汪波的每一重身份都是自成一派的独到心法,他就像一盏灯,为他的学生照亮前行的路,无所畏惧地走向自己梦想的未来。
肖亚东|图文排版
学工部(处)|文字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