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在学校主管部门和学院的领导和支持下,永利yl23411团学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夯实基础抓长效,扎实抓好“双基”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养成教育能动性,实现学生自主管理、自由成才。拓展育人面向,依托已建成育人平台,坚持优良学风导向,优化整合学科资源,发挥科研特色优势,积极拓展育人路径,进一步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党建双基工作,抓好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大学生党员骨干队伍建设,保持大学生思想先进性、纯洁性,弘扬思政主旋律,功能延展增强工作实效性,扎实推进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努力开实现育人工作创新驱动发展。
一、夯实基础抓长效,做好“双基”工作
(一)夯实党建双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点。今年学院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为重要契机,结合“3·5学雷锋日”、建党节、国庆节、党的十八大、“12·9运动”等重要节点,开展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党建主题活动,同时学院积极探索大学生党建基层组织模式,创新和完善党员队伍建设体系。
健全基层党的组织建设。4月,学院以提升党员质量为目标,从党员发展和培养实际出发,率先试点成立大学生党总支,贯彻落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年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党支部建设、学生党员培养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的指导。学生党总支隶属公司党委领导,具体负责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等各项党建工作。今年发展党员222人,转正141人,现有本科生党员358人,占到学院本科生总数的21%。
学生党总支成立后,进一步固化和拓展了“红色一加一”品牌活动外延,联合植保教工党支部共同开展“红色三助”助学助研助发展活动,通过学生科研立项的形式,加强党员师生的联系。截止目前,已有共有39名学生和26名导师参与了该活动,其中有8人顺利入选本年度硕彦计划本硕博贯通培养人才选拔。
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好党员骨干队伍建设,通过定期举行党内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纯洁队伍,净化思想,加强组织建设和作风学风建设,打造学习型、服务性、创新型基层党员队伍。通过问学斋、馨远讲坛、党课讨论等活动,组织学生参与专题讨论,把中国文化的传统道德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对广大学生的价值引导和行为规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全年开展党内民主生活会11次,观看教育影片13部,党建主题报告18场,印发理论学习刊物《聚焦》、《两会特刊》、《十八大特刊》等30期。
(二)创建学习型学术型学者型“三学”班级
优良学风建设是创造良好育人环境、创建综合特色发展平台的基础。今年9月,公司实施优良学风班级建设计划制度,采取评优奖励政策,带动全院班级参与竞争,在规划中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协同发展。优良学风班集体采取班级个人荣誉与班级评分挂钩的方式,使个人突出成就与班级建设成就相结合,以学习成绩、班级参与科研实践人数比例、学术成果、英语通过率、寝室文化等为评价标准,按照2:1比例确定年级立项建设班级8个,学期阶段性考核实行末位淘汰;终期考核和非立项班级同等考评,择优评定。每学年在各年级中评定4个班,共8个班。首次评定的班级建设资助经费1000元,连续评定,建设经费同额递增。
公司学风建设取得较好成效。涌现两个先进班集体和优秀团支部、两个寝室荣获校天惠奖学金。此外,四级考试通过率排名为全校第四,学院获得考风考纪先进集体、四六级考试先进单位、考研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二、拓展途径强主体,抓好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增强学生成长责任主体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加强工作的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养成教育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学院在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积极探索并大力推进学生管理民主化进程。一是依托团学组织,培养学生民主管理意识。学院高度重视团学青年工作,精心组织,在完成各项日常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团课学习、团学支部风采展、团学组织换届选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服务意识。二是实行学生活动项目化运作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院结合学校整体发展大局,以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自由成才为目标,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积极推行学生活动项目化运作,精简配置,合并提升。通过压缩活动数量,提升质量,实现了学生活动的优化整合。三是树立学生工作品牌意识和精品意识,实现学生工作创新驱动发展。充分发掘学生工作文化内涵,凝练特色,通过精品化学生工作培养青年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组织参与精品活动,在实践中锻炼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四是充分利用博客、微博、QQ等网络媒体,及时更新数据,改版升级学院主题网站,加强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扩大覆盖面。学生工作横向和纵向信息的传达均通过会议和网络结合的方式,确保每一名同学都能有效获取信息。各学生组织均设有网络专区,及时发布信息,实现与广大同学的互动交流。实现网络媒体的工具属性和教育属性的有机结合,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鼓励新生班主任学期初开设微博,面向全体新生开放,实现了师生之间有效互动;学院设有专题“笑印植科人”、“党建人人”校内网和微博,及时发布学院动态信息。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主体意识。公司今年担任学校“111”实践计划的领头单位,同时组织36支优秀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开展志愿者服务、科技调研、农村调查、支农支教等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被中国青年网、中国烟草在线、湖北省共青团网、桃江县电视台、桃江信息网等各级各类校外媒体进行报道,一支团队评为省级优秀团队。全年新增两处志愿服务基地,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累计300余次,参与人数逾千人,志愿服务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优秀志愿者不断涌现。其中王红波、吴雪峰、叶思达担任志愿者,参与在武汉举行的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三人被评为“百优志愿者”。
增强学生感恩主体意识。公司通过奖助学金的评选,完善资助体系,加强资助学生诚信感恩教育,实现经济资助工作助人育人功能,实现学生由资助型到内涵式成长方式的转变。全年累计发放各类奖学金564250元,共发放助学金1287000元。通过奖助学金的评选,激励学生自强不息,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最终实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预期效果。开展了“感恩于心,回报于行”活动,加强诚信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爱校荣校观念,树立学生回报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意识,使贫困大学生成为自强不息的榜样,成为社会公益活动的倡导者,引领社会风气。全年共有500余名贫困学生参与校内外各种爱心公益活动,张斐、姚润泽等在“诚信立己,感恩达人”系列活动中分获征文比赛优秀奖、辩论大赛二等奖。
增强学生母校情感主体意识。继续开展让母校记着我系列活动,深化提升毕业生主人翁意识。开展了“折柳路口”主题毕业文化活动,全院13个毕业班以独特的方式整理了大学四年的集体和个体记忆,抒发了复杂的毕业情感,表达了对母校的真挚祝福。学校学院领导通过与广大毕业生合影留恋、赠书题字等形式表达出对学生未来成才的殷切希望,学院辅导员通过电子邮件、网上博客、班会联欢等形式表达出对学生的关爱和祝福,同学之间也通过舞蹈、歌唱、戏剧等形式互相留念,共同祝福,师生一道共同营造积极健康、文明和谐的青春毕业文化氛围。2012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96%,考研录取率43.95 %,其中10个寝室36名同学全部保送或者考取研究生,新疆少数民族同学中有2名考取研究生。
三、立足实际塑特色,抓好第二课堂学术文化育人体系建设
公司立足专业实际,结合学院学术科研资源,挖掘学术育人、文化育人内涵,积极打造和推进第二课堂学术文化育人体系建设,形成了问学斋、问学沙龙、微空间、三农讲坛、硕彦计划等育人特色品牌。
硕彦计划,本科生提前享有准研究生待遇。公司于2010年9月份启动的“硕彦计划”,实施二年来,工作有条不紊顺利推进,学术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不断充实完善。一是09级“硕彦计划”学生经过最终考核顺利保研14人,硕彦同学在四年级开始进行研究生阶段学习,完成了本硕阶段的顺利对接;二是“硕彦计划”运行实现常态化,规范化,2010级学生顺利完成中期考核,2011级学生已完成初步选拔;三是受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学院专门设立“硕彦计划-张之洞班奖学金”,学生受到资助奖励大幅提升;四是工作显现度和认可度逐步提升,知名专家学者重视培养“硕彦计划”本科生,让优秀本科学生享用优质学术资源。学术育人平台的打造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提供了有力保证,也为学术科研人才的发展提供了自我展示的舞台。
问学斋,学术育人情理交融的实践探索。公司进一步推进和丰富问学斋活动,继续坚持学术科研导向,积极拓展形式,根据同学的学业诉求,开展社会实践、专业实习、考研、就业、出国留学、中央三农政策解读、科研选题等专题活动。同时,问学斋积极拓展和创新形式,邀请知名专家教授等举办教授科研故事会。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达到情理交融的学术育人效果。“问学斋”全年共举行26期总期数达到57期,累计共有53名教授担任嘉宾,1000余名同学参加活动交流。
硕果计划,创新校企新合作育人模式。
问学沙龙,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学术对话。为加强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学术交流,进一步丰富活跃学术文化建设,3月开展了问学沙龙活动。“问学沙龙”在学院不同课题组和实验室举行,主讲人都是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加强了本科生对实验室文化的了解和认同。“问学沙龙” 全年举办12期,走访学院10余个实验室,参与本科、硕士、博士学生300余人次。
微空间,多学科的视野。全方位发挥学术文化育人的优势,利用辅导员自身学历专业的背景与学生思政工作相结合,创造性开展“文化微空间”,全年共举办8期,200余名学生主动参与, “微空间”活动开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专业文化育人内涵。
第二课堂学术文化育人体系建设,促进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2012年,学院共申报33项SRF课题,其中19项获得校级立项资助,第九届神农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公司有5项获得校级立项,获评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湖北省三等奖。学院评为学校创新创业工作先进组织单位。